星光大道MIX


VideoPlaylist
I made this video playlist at myflashfetish.com

2008年6月26日 星期四

袋泡茶邁入100歲

100年前由美國茶商無意間發明的袋泡茶因沖泡方便,已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。其中,英國人更是對袋泡茶情有獨鐘。據統計,平均每名英國人每天喝4杯以上的茶,其中有96%為袋泡茶。適逢袋泡茶誕生百年之際,英國《每日郵報》于日前回顧了袋泡茶的百年變遷。

1908年6月,美國紐約茶商托馬斯沙利文希望壓低生意成本,于是決定把少量茶葉樣品裝入一個絲綢小袋子,寄送給潛在客戶試嘗。收到這些奇怪的小袋子后,疑惑的客戶無從下手,只能嘗試著把它們浸泡到一杯滾燙的開水中。世界上最早的袋泡茶就這樣產生了。

此后,沙利文對袋泡茶做了一次改動。當時,飲茶者抱怨綢質袋子網眼太密,茶葉風味不能充分、快速地滲透到開水中。于是,沙利文改用絲綿織成的薄紗紙取代絲綢。1930年,美國人威廉赫爾曼松獲得熱封紙質茶袋的專利權。這一設計工藝至今仍在使用。

沙利文的無心之舉成就了今天的袋泡茶產業。僅在英國,人們每天喝掉大約1億3000萬杯袋泡茶。《每日郵報》援引英國泰特利茶葉公司公關部總監薩拉豪的話說:「無法想像,沒有袋泡茶,生活會變成什么樣子。」

茶包不斷變革
自誕生之日起,茶包經歷了種種改變。1953年,英國泰特利茶葉公司開始批量生產袋泡茶並不斷改進茶包設計。1964年,茶包材質被改進得更為細緻,這也使得袋泡茶更為暢銷。如今,每個茶包上大約有2000個微型孔,使茶葉充分溶入沸水中。1989年,泰特利茶葉公司一改標準的方形茶包設計,推出圓形茶包。幾年后,泰特利茶葉公司又推出帶束繩的茶包,且茶包中有30種不同的茶葉。此外,金字塔形茶包、尼龍茶包先后進入英國市場。

英國茶委員會主席威廉戈曼說:「如今,生活節奏快,人們沒有那么多時間也不太願意自己動手泡茶。」袋泡茶發明之前,飲茶者必須先把杯中所有茶葉過濾干淨,才能暢飲。而過濾茶葉是一個相當煩瑣的過程。

1953年,泰特利茶葉公司管理人員正是因為看好袋泡茶的市場前景,才開始批量生產袋泡茶。他們認為,袋泡茶操作方便,能使茶葉充分接觸開水,從而沖泡出濃香的熱茶。薩拉豪認為,說服英國人不喝散裝茶而改喝袋泡茶不是件容易事。他說:「當泰特利公司剛把袋泡茶引進英國時,為之設計的廣告詞相當簡潔。它只是說:泡一杯好茶,用茶包,輕鬆快捷,僅需1便士。」

喝袋泡茶注意事項
泡茶一杯,不但幽香撲鼻,喝上一品,香有余甘;而且還可令人輕鬆舒暢,精神倍增。但是,一杯茶究竟沖泡幾次才算好呢?

人們飲用的袋泡紅茶、綠茶及花茶,一般都是沖泡1次后就將茶渣棄掉了。因為這種茶葉在加工製造時通過切揉,充分破壞了葉細胞,形成顆粒狀或形狀細小的片狀,茶葉中的有效內容物沖泡時很容易被浸泡出來。

用沸水沖泡花茶、紅茶、綠茶,經3分鐘以后,第1次就能溶出可溶物總量的55%左右;第2次沖泡約為30%;第3次沖泡為10%左右;第4次沖泡只有1%至3%。從茶葉含有的維生素和氨基酸被溶出的情況來看,在第1次沖泡時就有80%被浸出;第2次沖泡時浸出率達到95%以上;茶葉含的其他有效成分如茶多酚、咖啡鹼等也大都如此。從茶葉沖泡的香氣和滋味的實際情況來看, 第1次沖泡,茶湯香氣鬱,味鮮爽; 第2次沖泡,茶湯香氣和滋味已淡乏;若再經沖泡則無滋味,似喝白開水了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