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為車主,行車不僅要舒適,更要注意安全。汽車出廠時,廠家都會提供一些隨車用品,同時我們自己在汽車使用中也會用到一些東西。那么車上應該放些什么工具才好呢?
1.後備輪胎
后備輪胎往往被遺忘在行李廂下而缺少保養,所以建議車主必需每3個月定期檢查一下后備輪胎,必
要時還要給它充氣。
2.千斤頂
千斤頂是換胎不可缺少的工具,幾乎所有的車廠都會隨車附送一套千斤頂。買二手車時,一定要檢查千斤頂是否完好,因為原廠附送的千斤頂輕巧易用。
3.急救箱
這是大部分司機沒有配備的隨車應急設備。我們在奧迪(Audi)車內就可以看到有原廠配備的急救箱。箱中應備有繃帶、紗布、消毒藥水及其他救急藥物,以備發生意外時,作急救之用。同時,急救箱也應當每半年檢查清理一次。
4.電筒
一支強力電筒,在晚間遇上壞車的情況下,除可以作檢查車輛照明外,更可用來發出求救訊號或是示意其他車輛,確保安全。
5.隨車工具包
每部車都附有工具包,裡面通常放置了一些基本的工具,包括扳手、螺絲起子、輪圈匙等,車主應定期整理及檢查,最好在每次使用完后,進行清潔以及延長工具的使用壽命。
6.手套
主要可在緊急維修和清潔車身時保持雙手清潔,或當要打開引擎蓋或水箱蓋時,作隔熱之用。最好採用絕緣手套,在處理電器問題時,可避免觸電。
7.蒸餾水
車上應常備大約1公升的蒸餾水,但請注意,普通清水或礦泉水絕不能當作電池水使用。
8.小型滅火筒
現代汽車在發生意外時,已很少會發生火警,但這並不表示完全不可能發生,所以,有一支輕便的滅火筒,便可隨時救人一命。
9.車胎防漏劑
可在車胎被尖銳物件刺破后發揮防漏功能,免去要即時換胎的煩腦。只要將防漏劑注入車胎中,它便會在車胎內壁形成一層保護膜,爆胎后也可以維持一段行車時間,足夠讓我們駛到附近的維修中心修補車胎。
10.原廠汽車手冊
長期將手冊擺放在車廂中的好處,是在問題發生時可清楚並立即從手冊中找出原因。由于每款車都有不同的設計,縱使一個熟練的汽車技工也要參考手冊,才能弄清楚該車的結構,所以車子維修時都須把手冊留放在車中。可是,這么重要的汽車手冊,卻是不少車主遺忘的東西。特別是在買二手車時,常常忘記向前任車主索取手冊,若沒有的話,可要求賣方代為向經銷商補購。
星光大道MIX
I made this video playlist at myflashfetish.com

2008年7月4日 星期五
精明車主車內必備 10 工具
2008年6月2日 星期一
如何自己檢測車輛
專家建議,除了把車子送往維修廠檢測,車主在送廠前,也可以自己檢測一下車子到底有沒有問題。
‧檢查煞車
透過輪胎鋁合金鋼圈目測煞車碟表面。煞車碟表面原本光滑,如果有明顯凹槽,可能是車輛行駛在砂石路面上時,一些細小的砂石卡在煞車碟與擋泥板之間,不斷摩擦煞車碟的表面,所以出現凹槽。
‧檢查車身外部
如果開車出外到不熟悉的地方,由于車主對路面的不熟悉或者一些路面狀況較差,可能會導致車輛的外部產生明顯刮傷、撞凹的痕跡,特別是在前保險槓位置。如果發生碰撞,車主要及時做好車輛外部的噴漆處理。
‧檢查胎壓
輪胎是車子唯一接觸地面的部件。車主可以自行檢查輪胎是否有明顯的外傷、刮痕。如果胎側有明顯的傷痕,最好更換掉輪胎,因為胎側壁較薄,承受的壓力有限,出現傷痕爆胎的機會較大。
‧檢查底盤
道路的崎嶇或上下馬路可能會使車輛在行駛過程中刮傷底盤。如果出現底盤異響、方向盤抖動、車輛的停放位置出現油漬等現象,就說明底盤已經受損。建議去廠家做專業的底盤防銹護理或者
噴上塗料做一次底盤「裝甲」以絕后患。
‧檢查內臟和地毯
打開引擎的艙蓋檢查。內容包括機油、方向機油、煞車油和冷卻液面。啟動引擎,聽聽是否有明顯的嘈雜聲。根據技師用車的經驗,如果車輛走過一些較差道路,汽車在水浸、涉水等情況下,
有水進入車內,情況不嚴重,但有可能會引起車內發霉及產生異味。
訂閱:
文章 (Atom)